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工程教育背景下化工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3)

来源:化工管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3 多维实验平台建设 同时,本专业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多层次的创新实践体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广东省产学研项目和“科技特派员”计划与知

图3 多维实验平台建设

同时,本专业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多层次的创新实践体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广东省产学研项目和“科技特派员”计划与知名企业共建校外产学研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现已与广州医药集团公司、茂名石化集团、广东立白集团、广州白云山制药有限公司、椰氏化工有限公司、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湛化企业集团、华南精细化工研究院等40多个企业紧密合作,创建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确保学生到企业从事实践环节时间不少于半年,此举从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专业建立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构成的多层次创新能力实践体系,结合教师科研试验开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和建设,如今学院化工专业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0多个。

五、结束语

本专业在工程教育背景下,适应新工科建设需求,以高素质、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先在我校化工专业教育中进行尝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专业也在2018年接受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组进校评估,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但是我们也深知,改革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项任重而道远并且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期望教师、学校、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地参与,一起为地方院校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贡献。

[1]张凤宝,夏淑倩,李寿生.问“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开展化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6):14-17+32.

[2]曹建芳,郝耀军,王鸿斌.地方高校理工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2017,(2):123-126.

[3]陈建芳,陈镇,方正军,尹爱武.地方本科院校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广州化工,2018,(46):170-172.

[4]侯翠红,胡国勤,任保增,刘国际.新工科建设产学研融合培养卓越化工人才[J].化工教育,2017,(12):47-49.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和突破,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并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为适应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需要增强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宏观管理,建造工程教育专业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和抬高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工行业,在新的经济形式下面临着管理效率低下和资源环境制约的严峻挑战,急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化工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都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都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在较长的办学历程中,明确办学定位,坚持与地方产业相结合,遵循学校“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做贡献”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不懈地进行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专业加大了改革力度,构建了工程教育背景下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2]。一、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区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化工专业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制定了更符合社会和产业发展的以“需求导向、分类培养、输出细化”为导向的渐进式、多样化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双语“化工创新班”、“3+1卓越工程师”、“普通班”。其中,化工“创新班”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能进行基础研究的高级人才,重点能进行基础研究,本科三、四年级与研究生教育整体贯通,使其在知识系统、实验能力、创新研究等方面更具竞争力。化工“3+1”卓越工程师班主要针对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个目标,实行“3+1”,与行业高新企业合作培养,为行业输送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针对具体企业的特色技术要求培养专门应用创新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一导向、四模块、三阶段、两结合、一核心”的“”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德育体现在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育人。解决了由于行业发展迅速,对人才要求更高的问题,拉近了人才供给侧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人才培养实施过程见图1)[3-4]。图1 “”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以合理定位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目标,科学优化化工类专业传统的以知识系统发展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引,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旨,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塑造为目标的“四模块”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设置包含“公共基础与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础与技能课程、专业技术与综合应用课程、专业应用与技术创新课程”的体现能力培养的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符合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的“四模块”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全程贯彻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理念。二、高水平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的建设人才培养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多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贯彻立德树人,按照“注重培养、加强引进、打造名师/骨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增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充分落实了教学队伍的精英化、梯队化以及国际化。“骨干”教师对于本科教学工作有着强大的导引和示范效用,精英化的教学队伍中教师教学能力要强,学术水平要高,对待教学工作要热心。教学队伍要梯队化,要多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准,注重青年教师的塑造、栽培,还要充分发扬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齐抓共管,在教学、科研、实践等各方面给青年教师充分的辅导和指引。师资团队要国际化,为教师出国创造条件,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并且大力引进有海外教育经历的教师。目前本专业已经有老师承接全英留学生公选课程,并提前布置了老师为将来的化工留学生班开课,已构建了国际化标准的教学师资队伍。化工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如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包括无机化学教学团队、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分析化学教学团队、物理化学教学团队、化工原理教学团队)、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包括专业必修课教学团队和专业选修课教学团队)、实验实践教学团队(图2)。有效解决了个别课程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增强了任课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与交流。图2 化工专业师资队伍及教学团队建设思路示意图本专业建立了师资队伍动态调整机制,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为依据,聚焦教师,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素质结构,坚持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政治素养、人格素养一体化发展,让广大教师做到教学与科研兼顾、教书与育人兼顾、信道与传道兼顾、立己德与树人德兼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对教师队伍的学源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层次及实际任课技能要求等方面进行定期回顾和分析,使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特别是特色课程的师资力量、教学能力和质量不断提高。建立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制,联合产学研基地和依托企业进行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积累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增强教师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大师”参与教学,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理论教学环节,将学科前沿知识带到课堂中,充实了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了团队教师的业务水平。三、课程教学优质和改革课程资源的建设1.积极开展“四注重、三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内容优化、注重课程衔接、注重教学方法、注重打造精品”,全面落实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详细做法是:持续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高度关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适时优化和进行动态更新;详细梳理课程体系,注重不同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衔接,按知识点、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三个层次重构知识体系并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应用,通过微课、多媒体、慕课等教学手段,积极展开案例式、互动式教学实践,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前沿性和系统性。在课程教学全过程始终坚持“课程建设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课程建设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将典型案例、实际工程问题引入课程教学,强调工程实践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中引入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教学,在化工专业中增强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的应用,提高学生使用现代工具和信息技术的能力。2.打造一流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建设内涵。为适应化工专业的教学需求和发展,施行精品教材建设工程。按照教材建设的基础性、应用性以及先进性的原则,注重优化结构、丰富理论、分散重点难点、引进工程案例和科技成果,构建“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专业拓展”的三层次系列化教材体系,组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文字教材为核心,辅助教材为补充的课程教学资源。与化学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几家国家级出版社合作,连续出版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精细化工工艺学》等优质教材。除实施教材建设外,还积极开展其他课程资源建设,建设的省资源共享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四、实验教学改革和多维实验实践平台建设1.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改变过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其他实验为辅以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实验教学。将多维度发展运用到实验教学内容中,即“注重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的协调,注重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协调,加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通过递进式的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重构单项知识点实验、课程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让学生通过多视觉、多角度、多领域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改革,从实验教学方法出发全面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以及虚拟仿真教学,使实验教学更为直观形象。评价方式改革改变了以往一门实验课的成绩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的做法,本专业依据专业认证的要求,注重学习过程,确定每个实验成绩由不同考查点组成,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安全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新的评价方式及成绩来源来确定化工原理实验考核标准,其他实验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2.资源整合、虚实结合、以生为本、开放共享的平台建设。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在全面提升实验教学资源硬件配备的基础上将科研资源、行业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在软件配备的方面不仅加强了对操作层、管理层等多方位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而且更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本专业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抓手,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实践技术为两个目标,构建出包括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工程实践应用和科学研究为内涵的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以及包括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项目设置体系,多维实验平台建设详见图3。图3 多维实验平台建设同时,本专业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多层次的创新实践体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广东省产学研项目和“科技特派员”计划与知名企业共建校外产学研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现已与广州医药集团公司、茂名石化集团、广东立白集团、广州白云山制药有限公司、椰氏化工有限公司、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湛化企业集团、华南精细化工研究院等40多个企业紧密合作,创建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确保学生到企业从事实践环节时间不少于半年,此举从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建立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构成的多层次创新能力实践体系,结合教师科研试验开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和建设,如今学院化工专业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0多个。五、结束语本专业在工程教育背景下,适应新工科建设需求,以高素质、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先在我校化工专业教育中进行尝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专业也在2018年接受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组进校评估,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但是我们也深知,改革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项任重而道远并且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期望教师、学校、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地参与,一起为地方院校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贡献。参考文献:[1]张凤宝,夏淑倩,李寿生.问“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开展化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6):14-17+32.[2]曹建芳,郝耀军,王鸿斌.地方高校理工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2017,(2):123-126.[3]陈建芳,陈镇,方正军,尹爱武.地方本科院校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广州化工,2018,(46):170-172.[4]侯翠红,胡国勤,任保增,刘国际.新工科建设产学研融合培养卓越化工人才[J].化工教育,2017,(12):47-49.


文章来源:《化工管理》 网址: http://www.hgglzzs.cn/qikandaodu/2020/0725/398.html



上一篇:基于CDIO模式的化工安全评价教学改革研究<sup>
下一篇:化工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化工管理投稿 | 化工管理编辑部| 化工管理版面费 | 化工管理论文发表 | 化工管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工管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